a+ a- print

1960年代——跨出勇敢的第一步

1961年參觀柏林圍牆

1961年參觀柏林圍牆

1960年,池田大作訪問美國、加拿大和巴西,一年後,他將注意力轉向東亞國家和地區,接連訪問香港、斯里蘭卡、印度、緬甸、泰國和柬埔寨。這些國家和地區沒有國際創價學會(SGI)的會員,但池田想深入了解這些地區的實際情況。同年,他訪問歐洲諸國,並參觀了柏林圍牆(Berlin Wall)。

訪問亞洲,其實也是為了完成恩師戶田城聖的遺願。戶田經歷過日本的帝國主義時期,對那些曾遭日本侵略的亞洲各國深覺愧惶無地,因此分外渴望弟子們能盡力實現亞洲的和平。參訪亞洲時,池田特別去了相傳是釋迦牟尼悟道的地方——印度的菩提迦耶(Bodhgaya)。由那時候起,他開始在腦海中勾勒出一個專門透過研究亞洲哲學和思想傳統,來推動對話與和平的機構。次年,他便成立了東洋哲學研究所,來實現這個理想。

1962年訪問巴基斯坦­

1962年訪問巴基斯坦(Pakistan)

池田也相信,藝術和文化交流可促進和平,出於此信念,他於1963年創辦了民主音樂協會。

同時,池田亦積極地鼓勵創價學會會員。他前往日本各地與會員見面、發表演說、撰寫關於佛法的文章並開課講解佛法、策劃創價學會的發展、培育年輕的幹部等等。這使得創價學會的會員人數,從他接任學會第3任會長的1960年到1964年,增加了兩倍,達到三百萬戶以上,是學會發展歷史上重要的里程碑。


池田風塵僕僕到日本各地

池田風塵僕僕到日本各地,一個個會見創價學會會員,奠定了組織大規模發展的基礎

他的夫人香峯子回憶道,每當池田工作一天回家,他往往精疲力竭,連脫鞋都幾乎無法辦得到。這種豁盡全力奮鬥的態度,是他從青年時期起便具有的特性。譬如,一名到訪的學者,便曾描述他與池田一同離開創價學園的一個典禮時,親眼目睹池田的疲態,對此留下的深刻印象。這位學者說,他剛剛才在典禮上,目睹池田以學校創辦人的身份致詞鼓勵學生。池田盛意拳拳,語帶幽默,讓他感受到場內一片歡樂溫馨。這位學者說,兩個場景的強烈對比,讓他深受感動,也讓他看到,在和與會者交流時,池田是多麼地投入,付出了多大的精力。不知情的人或許會認為,他只是毫不費力地展現他的魅力而已。

見過池田的人經常談到,不論他多麼繁忙,他都會竭盡所能,對眼前的人表達關心與重視。他對人細心體貼,時時不忘找出在背後默默耕耘的人,給予鼓勵。池田並不是一個魅力不凡的領導者。他以身作則,與民眾打成一片,所展現的領導風格處處透著慈悲的精神,這一切都是出於他對佛法、對人的深奧理解。

分享此頁內容

  • Facebook
  •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