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a- print

播下希望的种籽(2006年6月8日刊登于《日本时报》)

  孩子们那充满着朝气的朗朗笑声,才是健全社会的指标吧!

  十年前,在南美洲哥斯达黎加共和国的首都圣荷塞巿举办“核武器威胁展”时,有一件事至今犹难以忘怀。

  在展览会的开幕典礼上,正当参加者庄严地齐唱国歌之际,突然,一墙之隔的“儿童博物馆”传来了一连串自由、天真无邪的童声。那是正在等待展览会开幕等得不耐烦的小学生们发出的欢笑声。那一阵阵笑声,多次扰乱了来宾的致辞。

  听到这充满童稚的笑声,我们不禁面露微笑。

  “孩子们热闹而朝气蓬勃的欢笑声,才是和平的象征与体现。这些笑声正洋溢着对抗‘核武器威胁’的希望力量。”——我想,保护这些稚子的希望之声,并使之更为欢快和响亮,正是我们这些成年人责无旁贷的义务。

  遗憾的是,近年来,青少年犯罪的事件在日本越来越多。每一次听到新闻播映中有青少年卷入犯罪事件的报导,我就有一种锥心之痛。

  孩子们的生命是社会的一面镜子,我认为此类事件,反映出社会正弥漫着一种不去理解他人的感受,置他人的痛苦于不顾的病态心理。

  成年人们如果对青少年们提倡慌乱颓废的人生观,那就等同于将对未来满怀憧憬之心的希望之嫰芽予以无情的践踏,对此,我十分忧虑。

  得不到满足、荒废的孩子们的心容易不知不觉地被误导到那种只以金钱的富饶与否来决定其成败的冷酷的价值观上去,难道不是如此吗?

  “真正的成功的人生是甚么呢”?

  “真正的富裕的社会是甚么呢”?

  我们必须真挚地找寻这些正确的答案。

  社会上,价值观正在日形空洞化,这是我们这一代人所经历过的痛苦的经历。

  第二次世界大战终战时,我才十七岁。那时候的青年们精神上被敷上一层难以磨灭的空白。

  被烧毁的不仅仅止于国土,从战前开始即大肆灌输的狂热的军国主义价值观的虚伪性在战后暴露无遗,因而也随即土崩瓦解。

  许许多多的青年们因此就陷入“甚么也不相信”的绝望中去,这似乎是一个必然的归结。

  我也一样,对于那些当年曾歌颂美化战争,将许许多多年轻人牺牲在战场上,但在战后却摇身一变,成为追求和平与民主主义的知识分子。无论他们如何打扮自己,这些权贵们的花言巧语,我是绝对不能相信的。

  在如此苦恼的青春时代,所幸的是,我遇上了能真正关心青年的良师——那就是我人生的导师户田城圣先生。

  在一个创价学会员的小型座谈会上,我初次同户田先生邂逅。那一年,户田先生正是四十七岁的壮年,而我不过是一个十九岁的青年。对于整整比他年轻近三十岁的我的幼稚提问,户田先生真诚、坦率地认真地予以解答。

  在战争时期,他曾跟剥夺了日本国民的自由与权利,狂热推动对外侵略战争的军部势力进行了不挠的战斗,为此而系狱达二年之久,但始终坚贞不屈。因此,他说出的话语是那么踏实和富有份量。“这个人值得信赖!”直感这样地告诉我!

  户田是一位非常热爱青年的教育家。人生于世,总会有各种各样的困惑;他经常面对着青年们提出的各种求问,纵论古今,诲人不倦地给予耐心的启发。

  有时,为了在大自然的怀抱中怡养浩然之气,我们会到郊外去宿营。我们这些青年人与户田先生围坐在河岸边的空地上的篝火旁,从亲子关系谈到结婚、人生及将来,以及青春时代所面对的各种各样的问题,倾心交流,无所不谈,一直到夜深更漏才散去。

  户田信赖青年们,他的烱眼清晰地看到,年轻人的自身具有着无限的可能性。而从户田汲取到自信、勇气及希望的青年们,也无一例外地变得一个个生气勃然、精神焕发。

  我从自身的体验获得一种实在的感触,那就是青少年能得以健康成长的重要原因——就是要遇上真正信赖年轻人的人。

  那些诉诸于暴力举动的青少年们,多数的场合是不免有一种“谁也不关心我”的孤立无援的孤苦感,这是常为人所指摘的。在所谓“问题儿童”的举动中,深深会折射出成年人社会冷酷的利己主义,与对他人的冷漠无情。

  《法华经》中有以下的譬喻:话说从前有一个穷人,有一天去到富人朋友家中串门。这位朋友摆设各种佳肴美酒款待,穷汉酒足饭饱之后,一醉如泥,至次晨仍 酣睡未醒。而这位朋友因有急事要出门远行,遂将一颗无价宝珠缀缝在这人的衣服里。此人不知就里,醒后就踏上旅途,继续浪荡江湖,几经困苦。多年后,他们又 重逢了,那位富人惊见他依然如此落泊,就告知他曾馈赠无价宝珠,可惜他虽一直拥有却浑然不知。

  在青少年的生命中,也有着比任何东西都尊贵的“内在之宝”。如果不发觉这个“珍宝”,而是精神贫困地浪荡混日子,这正是最可悲的事。

  反之,清醒地意识到自己的生命如“宝珠”般尊贵之时,人也会从心底里把他人生命中闪耀之“宝珠”予以十分重视和尊重吧!

  家庭也好、地域也好,我们这些成年人,应该给予青少年们更多的关心,认真地倾听他们的心声。只有以这样的态度才能于年轻的心之大地洒上甘露。然后,更要如阳光一般,源源不断地给予精神的营养。

  虽然这似乎费力又耗时,但只有从这种生命与生命的共鸣与信赖开始,才能使青少年敏锐地感知到他人的痛苦,学习到如何关心他人,作出对他人同感身受的行 动。唯有如此,才能踏出重建能支撑健全社会的价值观,难道不是这样吗?未来的“希望的种籽”,正从这里生根、开花、结果!

~池田大作著, 2006年6月~

分享此页内容

  • Facebook
  •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