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a- print

对话的可能性——“软能”战胜“硬能”的时代(2007年1月11日刊登于《日本时报》)

巴拉迪博士(中央)与池田会长进行恳谈

  “我们往往只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差异,而忽略了他们共通之处。在看待事物时,我们也常将‘我方’与‘对方’划分清楚。直到我们把主语换成包括全人类的‘我们’,人才可得到真正和平。”

  这是去年十一月,我在东京会晤国际原子能机构的耶尔・巴拉迪总干事时他对我说的一番话。为了防止核武器的扩散,他凭着坚强的意志,率先在世界不断进行对话。这句话充分表达了他的信念。

  没有任何时代比当今更痛感“对话”的重要性。

无论是治安每况下愈、恐怖事件频发的伊拉克,或是人道危机日益严重的苏丹西部达尔富尔地区,又或是发展核计画的朝鲜及伊朗等等,世界各处都遭分裂与对立的暗涌席卷。

  任何问题都无法靠动用武力等“硬能”来制止。强制性的手段不是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是回顾“9•11”事件以来的数年期间所能得到的明显教训。

  使用武力,最终饱嚐痛苦的无外是无辜的平民百姓,而且还是敌我两方的人民。

  无论标榜甚么正义或大道理,诉诸武力来解决纷争,只会把下一代也拖入仇恨之中,使纷争持久化。冤冤相报这种“仇恨的连锁反应”一旦存在,暴力的恶根是永远也不能铲除的。

  为了打破这种僵局,以“对话”来解决纷争的行动,在世界各地开始萌芽发展,这是值得庆幸的。

  当然,现实并非“道理一说就通”那么简单。如果面对的是固执于强权理论而否定对话的人,或当话题涉及到过去复杂的恩怨时,那对话的道路是坎坷难行的。这是不争的事实。

  但正因如此,选择以“对话”去解决纠纷才是真正“勇气”和“坚毅”之举。

  “对话”是人类最崇高的精神作业,需要正视双方立场的不同及问题之所在,坚忍不拔地将双方之间的障碍逐一拆除。

  破坏是“武力”的本质,而“对话”则饱含着彻底解决问题的可能性。

  在现今的世界,“全球化”让我们意识到大家都属于一个“人类大家庭”。

  巴拉迪总干事曾就此点指出:

  “我游历世界各地,但无论身处何处,我都能感受得到--尽管肤色、人种与宗教不同,我们都抱着相同的希望、相同的志向。”

  多年来,我不断地跟来自各个政治、宗教、民族、文化背景的人士进行对话。站在同生为人的共通立场上,敞开胸襟尽情畅谈,必能理出跨前一步的头绪。这是我由对话中得到的感受,甚至可以说是我的确信!

  “国际防止核战争医生组织”(IPPNW)在冷战期间诞生,据说成立当初,曾发生东、西方阵营医生争吵不休的情形。然而,通过不辍的对话,最终取得了 “身为医生,大家都肩负维护生命尊严与和平之责”的共识。真挚对话的“热力”,能溶化任何对立的“坚冰”,让超越意识形态的友情与团结的“水”川流不息。

  一旦坐在对话的席上,首先要克服互相指责的冲动,将精神放在有建设性的观点上,认清问题的关键所在。所谓对立,其实正是当事者的“共同问题”。为此共 商对策,可以培养出彼此互相认同、互相学习,以及相互尊敬之心。这种互动作用含有意想不到的功能,并可更进一步衍生新的合夥关系。

  在战争及纷争的背后有“疑心暗鬼”的心态在作祟。打开“对话之窗”就是将这层阴霾抹去的第一步。为了世界和平,我们绝对不能容许任何民族、任何国家被国际社会孤立。

  人与人之间的差异,却绝非造成相互反目、伤害的“障碍”,莫如说,文化与文明的多样化,使世界变得更为丰富。

  “文明间对话”近年来开始备受瞩目,这种对话汲取人类多种多样的文化、宗教传统之中的睿智,探究了我们共同的未来。美国哈佛大学杜维明教授正是其中一名倡导者。他对现代社会发出了严重的警告:

  “‘文明的对话’是互相学习才具有真正的意义。”

  “那种放弃学习,摆出一副要教训别人的高傲态度的人和文明,必定会衰退!”

  现在,正是以推进“文明对话”,进而创造“对话文明”的时刻。

  我相信,执著于强权的顽固心态,必会被生气勃勃的对话浪潮所淹没。对话有时可以成为火花迸发的唇枪舌剑,然而,怀着勇气和耐心,将束缚人类的死结逐一解开,才是对话的关键。人本主义外交的不断努力,必将改变现今的潮流!

  拥有多种多样性文化的丰富世界,不应倒行逆施地往封闭的、排他性的死胡同钻。我们应该本着共生与和谐的崭新创造性,让“对话”的精神复兴。

  相信“对话的可能性”,就是相信“人的可能性”!

~池田大作著, 2007年1月~

分享此页内容

  • Facebook
  •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