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a- print

公民外交的寫照

我是一介平民,正因如此,行動才不受利害、立場與體制等拘束。以『同樣是人類一份子』這立場,我希望一貫始終地盡力集結世界上『企求和平之意志』。1——池田大作

1974年,池田訪問蘇聯,與當時的總理柯西金(Aleksey N. Kosygin)及其他官員會面。

在日本媒體與政治人物的一片批評聲浪中,池田踏上前往蘇聯的旅程。批評者質問,佛教團體的領導人懷有什麼意圖,竟要去拜訪一個在基本意識型態上拒絕宗教、禁止宗教信仰的國家。當時正逢冷戰時期,日本社會中瀰漫著對蘇聯很深的敵意,蘇聯和中國之間的緊張情勢逐步加劇,軍事衝突的陰影籠罩國際。池田對於這些批評做出簡單明快的回應,並且完全反映出他對外交的基本立場:「我要去蘇聯,因為那裡有人!」

強化追求和平的意願

田和蘇聯總理柯西金在克里姆林宮(1974年,莫斯科)

培養一對一的關係:池田和蘇聯總理柯西金在克里姆林宮(1974年,莫斯科)

池田的行動及其動機被譴責為幼稚。他日後描述,由於當時感到事態急迫,希望能採取行動使情況有所改善。他如此形容當時的心情:「世界的民眾將如何呢?相互之間沒完沒了地疑心生暗鬼,如果連未來的一代也要在不知哪天會爆發第三次世界大戰的恐慌中惶惶度日,那還有比這更不幸的嗎!」2

在前往蘇聯的四個月之前,池田去了中國,那是他首次訪問中國。池田在那裡看到孩童幫忙在學校建造地下防空壕,以免在空襲中受到波及。他寫道:「連孩童都籠罩在戰爭威脅無所不在的陰影之下,那樣的情景真是令人難過。」3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蘇聯的許多城市被夷為平地,上百萬的人民喪失了性命,池田強烈感受到這個國家的人民對和平的渴求,這對他造成很大的衝擊。對池田來說,這個渴求證明了人類都企求幸福與和平,這份共通的情感超越了國籍和意識型態的差異。

在他訪問蘇聯期間,池田開誠布公,用心地與見面的人建立真誠的友誼。

池田與莫斯科國立大學的學生合影(1974年9月)

池田與莫斯科國立大學的學生合影(1974年9月)

負責1974年池田與蘇聯總理柯西金會談翻譯工作的莫斯科大學教授斯特里賈克(Leon Strijak),回憶當初的情況:「這個會談與普通的日本訪蘇團談的話是完全不同。圍繞著戰爭帶來的犧牲和苦難,大家都頗有共感。此外也談及怎樣防止戰爭的發生。」4

根據報導,柯西金總理最初是抱著懷疑的態度與這位佛教領導人會面的,但當他聽到池田描述不久前參訪列寧格勒所留下的深刻印象時,嚴峻的臉部表情開始變得柔和。列寧格勒即今日的聖彼得堡,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時,在殘忍的列寧格勒圍城一役中,死亡人數高得令人髮指。斯特里賈克教授回憶道:「最初,柯西金總理是帶著非常警戒的臉色來出席這個會見……在會見開始之際,池田先生說起在這個城市所得到的印象。柯西金總理聽了池田先生這些真情誠摯的話後,臉上的表情變得柔和起來。他對池田先生說:『實際上,當時我正在列寧格勒』。以這個話題作為開端,會談的氣氛為之一變,雙方的隔閡也漸漸消弭。」5

在對談中,池田詢問柯西金總理,蘇聯是否有攻打中國的意圖。柯西金向他保證,蘇聯並無此意,並同意池田將這個訊息傳達給中國領導人。

共通的人性所及之處

池田直率真摯的態度,讓他贏得蘇聯政治界、學術界和文化界人士的信任,也使他得以結識全球各地有識之士,成為情誼延續數十載的摯友。

池田與蘇聯前總理戈爾巴喬夫的友誼從1990年起愈見深厚

池田與蘇聯前總理戈爾巴喬夫的友誼從1990年起愈見深厚

池田與這些領導人物的深厚友誼,在他們對池田的感人致意中表露無遺。舉例而言,當柯西金過世時,他的女兒將這位共產黨領導人的一些私人物品送給池田,並描述她的父親如何以溫柔的語氣談及與池田的會面。

池田所贏得的信任與尊敬同樣反映在他自學術界及其他領域所獲頒的表揚中。1975年,池田從莫斯科國立大學獲頒第一個名譽博士學位。如今,全世界高等教育學府已經頒贈逾400個學術稱號給池田大作。


分享此頁內容

  • Facebook
  •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