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a- print

佛教的人本主義

佛法上說:『本來所有人都是佛』。我相信這個佛法的人觀,才是『人類和平的根本法則』。1——池田大作

池田鼓勵日本的創價學會員

池田鼓勵日本的創價學會員

池田經常使用「佛教人本主義」來描述自己的哲學。佛教人本主義反映出《法華經》的根本精神。一言蔽之,那是對人與生俱來的尊嚴,以及對人可以進行正面變革的潛能深信不疑。

顧名思義,佛教人本主義以人為本,把人視為擁有至高智慧的存在,是一切變革的開始,因此一個人的根本變革,會牽動和影響整個生命之網。

佛教人本主義的一大特徵,是認識到宇宙森羅萬象、宇宙中所有生命,宛如一個相互依存和關聯的網絡。因此佛教人本主義雖然把焦點放在人身上,但卻不把人與環境分化為對立的兩極。這門思想強調,人類的幸福,是在協調與萬物之間的關係中創造出來的。池田說:「佛教人本主義的真意,是相互尊敬。」2 佛教的根本精神,就是推重所有生命的尊嚴。

等身大的範例

池田提出的「等身大範例」概念,也是佛教人本主義的另外一面。全球化讓人更深切地意識到,自己是這廣大的全球社會的一份子,然而洶湧的社會趨勢卻可以使人感到,自己宛如滄海一粟,任何志氣抱負都被一掃殆盡。如此一來,社會將逐漸喪失其人性的一面。

出於這個原因,池田提倡制訂一個「等身大範例」來觀望這個世界,認清人自身的角色。池田加以說明:那是與人的「身長、尺寸」相應的一種思維方式,也是對生命和人的生活所展現的纖細體恤和感受。3

一切的決定,由一國甚或全球的治理政策,乃至一人或一家的生活瑣碎,皆應以「該決定將如何影響人的生活」為基準來作出判斷。由此可見,在社區、鄉里等狹小範圍展開的行動,以及生活上的一飲一啄都含有無限大的價值,足可以影響世界歷史的運轉。


分享此頁內容

  • Facebook
  •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