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a- print

氣候變化:一個以人為中心的思考方式(2019年9月19日深入報導新聞社投稿)

  「那由最大人數所共享的事物,卻只得到最少的照顧」。亞里士多德(或稱亞里斯多德)的這項觀察,凸顯了一個極為普遍的人性傾向。他的警語至今仍舊貼切,尤其是在我們對抗氣候變化的奮戰中。

  2015年12月通過的《巴黎協定》是一個國際性的框架,旨在使各國加強努力,以減緩全球暖化,然而就如同聯合國秘書長安東尼奧・古特雷斯提出的警告:「氣候變化的進展超過我們因應全球暖化的速度」,並且正在對人類的基本生存造成威脅。光是今年,就有一波波強烈熱浪席捲了歐洲以及印度,創歷史新高的溫度也出現在北極圈的阿拉斯加和西伯利亞。

  世界氣象組織指出,全球暖化的長期趨勢不可否認地與發生在各地的諸多極端天氣事件有關,而這個趨勢非常可能再持續一段時日。

  就在氣候危機以及氣候緊急狀況這類詞語越來越頻繁迴盪在人們耳邊之際,2019年聯合國氣候行動峰會即將於9月23日在紐約登場。我們的世界正處於一個重要的十字路口:各國政府是否能夠經過協商的努力,減少像溫室氣體的排放這類造成全球暖化的因素,並有效地回應氣溫升高所帶來的衝擊,包括極端氣候導致的損失與災害?

  由於南極洲以及格陵蘭的冰層融解,海平面上升、熱浪、暴雨以及其他極端氣候事件已經在經濟與商業層面上帶來毀滅性的後果。除此之外,氣候變化正迫使越來越多人遷離故鄉。

  我在1966年創立的戶田紀念國際和平研究所,近年來進行了一項以氣候變化及衝突為主題的研究,矚目於被迫遷徙的人民。內容凸顯了太平洋島嶼居民面臨的嚴峻情況。受到海平面上升的影響,這個區域的居民被迫考慮搬遷,但是甚少人注意到這件事對當地住民在情感層面以及精神層面上的打擊。

  對許多太平洋島嶼社會而言,先民的土地就如同母親一樣。被迫離開懷有深厚情結的鄉土,幾乎等同於失去最根本的自我認同。故鄉給予人民本質上的安全感,是無法被新家園在物質上的保障代替的。研究計畫呼籲,在規劃對抗氣候變化行動的同時,應該同樣重視人和家鄉之間這種不可分離的情結。

  這令我想起佛法所教導的「沙羅四見」。此法理闡述了內心狀態或是觀點上的差異,會導致人們在面對同一件事情時有不同的看法。舉例來說,面對一座森林時,有人會因大自然的美景而覺得感動,也有人可能會馬上計算其經濟價值。問題是,在個人觀點中沒有被顧及的部分,在他的整體世界觀中也會被忽略。因此,對某個社群而言,失去某件無法被取代的珍貴事物所帶來的極大痛苦及損失,可能是其他大多數人完全沒有注意到的。

  當我們尋找解決氣候變化的方法時,不應該只聚焦在經濟成本這類比較容易量化的因素,而是應該同時考慮世界上受到全球暖化衝擊的人的需求以及他們的看法。

  因此,我期待即將在紐約出席氣候行動峰會的各國領袖,重新檢視他們處理這些全球問題的方式,並在透過審慎評估全球暖化帶來的挑戰後,加強合作行動。為了有效地推動《巴黎協定》,各國領導人必須主動在發電、交通運輸到食物生產及輸送等等各個領域中,找出減少排放溫室氣體的方法,同時也必須找出增加二氧化碳吸收的措施,例如種植樹木等等。

  作為行動峰會的前奏,聯合國青年氣候峰會也將於9月21日召開,屆時來自世界各地的青年將會齊聚一堂。

  減緩全球暖化絕對不是一件容易的工作。但是,如果我們積極採納青年的意見和行動,將其當做一個起點,當做一個可以帶來希望、鼓勵更多人採取行動的框架,我相信就有可能為建構可持續的地球環境找到新的出路。事實上,本世紀人類的命運就取決於我們能否信賴青年,能否不懈地與他們並肩持續挑戰。

分享此頁內容

  • Facebook
  • X